“胡敬同学,早上好!今天你是班里的最高行政长官,可要带好头,领导同学们读英语!”我微笑着布置任务了。
“老师,我自己都还读不好呢!”胡敬很为难地说。胡敬同学的英语确实次,平常英语考试成绩一直是班级断后的对象,也太难为他了,但是领读是例行的事,不能够中断,我鼓励了,“英语科代表王婷同学,你来帮助胡敬带他读会后,再让他领读吧!胡敬,你一定能行!”
王婷同学不愧为助人为乐的好同学,开始认真地带胡敬读了起来,不到两分钟,胡敬会读了。
胡敬磨磨蹭蹭走上了讲台,可是还开不了口。
“还不会读吗?”我小声问他。
“会,我胆小啊,老师!”胡敬扭扭捏捏,站在讲台上。
“有老师跟你撑腰,读,怕什么,开始领读!”我投去了鼓励的目光。
可能是听到有老师“撑腰”,胡敬开始领读了,但是声音小得吓人,只有前排同学稀稀落落开始跟着读了起来。
“同学们,胡敬同学是要鼓励的,他的背后有一个老师,更有同学们,请给他掌声鼓励他一下如何?”我话音未落,掌声如雷了。胡敬的声音比先前提高了几个分贝,下面跟读的同学声音也似乎有所提高。
“我觉得领读不太理想,其实同学们支持他,就是支持自己,今天他领读,大家声音洪亮,明天你领读他的声音一定也洪亮,再说这也是互相尊重嘛!”我提议了。同学们开始大声跟着读了起来。
胡敬领读更来了精神,他领读得有板有眼,同学们跟读声如雷震。这节晨读达到了预期效果。
“明天的值日班长是谁啊?”
“姚星!”同学们齐刷刷地回答。
“姚星,今天胡敬领读非常出色,明天看你的精彩了!”我试探着鼓励姚星。
姚星的英语成绩一般。
“老师,我一定读得更好!”姚星坚定地回答。
第二天姚星果然读得非常好,不仅领读单词,还领读了句型。
“姚星同学,你怎么领读的这么出色呢?”
“您不知道啊,我事先作了充分的准备哦……”
这样的故事就这样每天演绎着!
我明白了:鼓励是教育的一剂良方,我们的教育应该从最后一名学生开始抓起!
评论